河南省示范性高中  全国文明校园  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欢迎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校园新闻

风华正茂 硕果累累

发布人:鲁山县一高    发布时间:2014-12-16    浏览:7785次

风华正茂  硕果累累
                                ------记冶金与材料技术专家上官东恺博士(84届)
                          美国密西根清华校友会
  
    上官东恺于198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1989年获牛津大学博士学位。1991年他加入福特汽车公司,并于1994年被提升为冶金与材料技术专家。他曾在国际著名杂志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40余篇,并作过20多次专题报告及发言,其论文被国际同行引用上百次。上官东恺博士现任国际汽车工程学会(SAE)会员及其学报论文评审委员会委员,国际制造工程师学会(SME)高级会员及其成形学会(AFFT)顾问委员会委员,并担任《冶金与材料会刊》(metallurgical & materials transactions)论文主审人致以。1998年,上官东恺获SME“杰出青年制造工程师奖”,他的名字还被收入《美国科学家名人录》。
少年砥砺,奋发图强
    上官东恺于1963年出生于河南省鲁山县的一个普通教师家庭,父母均在鲁山中学教书。1969年,东恺随父母下放回到老家余堂村,全家6口人住两间草顶土屋,每逢刮风下雨,屋顶见天,屋内漏雨,其情其景,犹如杜甫古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再现。在当时,他的父母不但要到生产队办在破庙里的小学教书,而且还要下地劳动,只能中午回到他们的草屋给孩子们准备一些午饭。在白天,6岁的东恺已经承担起照看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的责任。只有在晚饭后的一点时间里,他才有机会在油灯下摸一摸同龄儿童在学校学校的书本,闻一闻书中的墨香。
    1973年,随着一丝春风吹过中国大地,上官东恺一家的境遇也略有改善。东恺的父母被调到大队的小学教书,全家也从草屋搬进了学校的瓦顶土屋。这样,从未走进过一天校门的东恺,和同龄的小朋友一起,坐在了泥土垒起的课桌前读书。一年后,东恺又随父母来到公社的中学,并以优异成绩读完初中。
    1976年,席卷全国的10年动乱终于从中国大地上结束了。在“文革”后首次高中升学考试中,上官东恺以前三名的成绩,考入许昌地区重点中学----鲁山高中。在高中的两年中,他多次在学校和许昌地区的学科竞赛中获奖。
跻身清华,寒窗五载
    1979年,上官东恺以许昌地区高考第一名的成绩,被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录取。这个从来没有离开过家乡的15岁的小伙子,第一次坐上了平生从未坐过的汽车,又坐上了平生从未坐过的火车,开始了新的历程。一天一夜的旅程中,东恺的心情,就像那奔驰的火车,难以平静。望着那无限辽阔的田野,他的目光,从鲁山扩展到华北,扩展到中华大地,投向北京,投向那“工程师的摇篮”---清华园。
在机械系老师和同学们的热情欢迎下,上官东恺来到了风景秀丽、大师辈出的清华大学。他作为恢复高考制度后鲁山县第一位进入清华的    大学生,早已下定决心要攀登科学技术的高峰。在紧张愉快而又无忧无虑的大学生活中,东恺沿着宿舍、教室、实验室、食堂、运动场这条轨迹,走了无数的循环。他认真学习由清华老师们精心设计的基础课和专业课,这为他将来富有成果的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非常重视英语课的学习,并获学校英语竞赛的优胜奖,这为他打开了通向世界的一扇窗口。
    清华园5年的大学生活很快就过去了,上官东恺的目光,又投向了新的目标。
留学英伦,崭露头角
    大学毕业后,上官东恺通过考试,获得了英国文化委员会奖学金。1985年,国际铸造学界泰斗、金属凝固学权威、任教于英国牛津大学的john hunt 教授,接受他为博士研究生。
    来到牛津大学,东恺很快就投入到国际铸造学界的一个前沿课题---金属和半导体材料凝固及结晶体机理的研究。在这个当时众说纷纭、没有定论的领域中,上官东恺做了无数次实验,进行了无数次推导,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终于找出了金属和半导体材料的形成机理和规律,提出了枝胞晶组织自调节的理论,发现了枝胞晶间距与生长条件之间的关系。自然是美妙的,探索自然的奥秘使他极为兴奋。
上官东恺的这一发现,不但对学术界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可以应用于金属及半导体材料加工生产工艺的制定。1987年秋,他在英国、美国的几次国际会议上报告了他的研究成果,受到了国际同行的关注。世界著名科技出版公司springer—verlag很快就扑捉到了这一科研成果的理论价值和巨大工业应用价值,促请上官东恺将其博士论文扩充为一本专著cellular grouth of crystals(《晶体胞状生长》)出版。此书至今仍为该领域的一本极有价值的参考书。
    在牛津大学期间,上官东恺以优异的成绩,连续两年获得圣埃德蒙学院(st. edmund  hall)布鲁克修斯(brockhues)研究生奖。1988年12月,他顺利通过了论文答辩,并于1989年初获牛津大学博士学位。
学术研究,渐入佳境
    1989年初,上官东恺来到英国剑桥大学,作为博士后访问研究员,进行金属快速凝固方面的研究工作。随后,他又应邀来到美国阿拉巴玛大学,作为博士后研究员,继续进行他在金属凝固学和材料领域的研究。
    在阿拉巴玛大学的两年中,他与同事一起和美国宇航局合作,进行了金属和复合材料在失重状态下凝固理论的研究,还开发了凝固过程的计算机模拟软件,并将热传导与材料微观结构转变同时考虑,应用于复合材料的制造,在理论上和实际应用上都取得了开创性的研究成果。
    同时,上官东恺还利用他的研究成果,为通用汽车公司、caterpillar和john keere等著名商家,提供咨询服务。
投身工业,硕果累累
    清华大学5年的教育,特别是期间的3个实习---金工实习、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早就在上官东恺的心中产生了极强的工业倾向,使他更愿意看到他的研究成果对产品的直接影响和应用。
    上官东恺于1991年加入福特汽车公司电子部,进行材料加工及抗腐蚀方面的研究,并于1994年被提升为福特汽车公司冶金与材料技术专家。短短几年中,他又在电子封装制造技术、低温焊接技术、钎焊技术、无铅焊料及其它多项技术的研究中,处于工业界领先地位。至今,他已获得6项美国专利,福特汽车公司已为他申请其它6项美国专利,并又在加拿大、墨西哥、欧洲、日本、中国和台湾地区申请了发明专利。
    1998年是上官东恺收获的一年。这一年,他获得了福特汽车公司最高质量奖-----“总裁质量奖”。国际制造工程师学会(SME)根据他过去10多年在制造工程于中的突出贡献,授予他1998年“杰出青年制造工程师奖”。他的名字还被收入《美国科学家名人录》(americam men & women of science :A Biongraphical Directary of Today s leaders in physical,Biological, and Related Sciences)。
传播交流,孜孜不倦
    上官东恺不但在学术研究领域及工业应用方面取得了出色成绩,而且还热心参加各种专业学会的学术活动,并积极参与组织工作,热心于知识的交流与传播。
    上官东恺现为国际金属学会(ASM  intemational)会员,并担任过该学会技术书籍委员会,并任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SAE)会员及其学报论文评审委员会委员。1998年,他被选为国际制造工程师学会(SME)高级会员及其成形学会(AFFT)顾问委员会委员,并担任国际金属学界最权威性的杂志-----《冶金与材料会刊》(Metallurgical & Materials Transactions)的论文主审人之一。他还担任过《中国机械工程学报》的客座编辑。
    上官东恺参加组织过多次国际学术会议,在车际著名杂志及学术会议上发表过40多篇学术论文,这些论文被国际同行引用过上百次。他还在国际会议和讲座中作过20多次专题报告和发言,在国际制造工程师学会主办的研修班多次授课,还应邀在韦恩州立大学为研究生讲课。他并与Marquette大学教授一起指导研究生,担任博士研究生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他还曾任底特律科技博览会的评判。
    福特汽车公司还邀请上官东恺参加公司与中国汽车工业界的学术交流活动,并参与福特与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的合作研究项目。他还应邀担任福特中国研究基金顾问委员会委员,并担任福特中国访问工程师的导师。
服务社区,奉献社会
    上官东恺不仅是一位硕果累累的技术专家,而且还是一位热心公益、服务社区活动者。早在英国留学期间,他就参与了牛津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的发起和组织工作,并担任第一秘书(secretary)。上官东恺现任密西根中华基金会总裁,福特华人协会理事和底特律中国人协会西部中心理事,还积极参与密西根清华校友会的组织工作,并积极推动清华北美工程师及专业人员协会的筹备工作。密西根中华基金会自成立2年来,与底特律地区其他华人组织一起,为底特律贫民进行慈善救济,并在1998年为中国洪水受灾同胞募捐,还为底特律地区遭受不幸的华人同胞提供帮助。
春华秋实,任重道远
    “文革”中长大,草屋中煎熬,泥桌前上课,油灯下读书。从中国农村的一个穷孩子,到清华大学毕业,再到英国牛津大学博士,进而成为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卓有成效的技术专家,年轻的上官东恺已经走过了漫长的道路。在新的世纪来临之际,上官东恺博士正以丰硕的科学技术成果和和雄心壮志,翱翔在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蔚蓝的天空,向着新的目标挺进。
 
(密西根清华校友会供稿,1999年5月于美国)
原载2000年3月26日《鲁高校友报》